歡迎咨詢美國FBA海運——亞馬遜SEND/SPN/Shiptrack/沃爾瑪/Wayfair/Temu/TK Shop承運商、合作伙伴
2025年美國海關新規下,中國跨境電商賣家通關危機四伏,扣柜頻發。導火索有申報不實、觸反傾銷雷區、新規沖擊等。賣家需掌握零差錯申報要點,應對新規挑戰,同時制定貨柜被查應急策略,方能在復雜貿易環境中穩健前行。
2025年,隨著美國海關一系列新規的落地實施,中國跨境電商賣家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通關挑戰,稍有不慎,便可能陷入貨柜被扣、利潤受損甚至業務停滯的困境。
一、扣柜危機:新規下的“判官錘”
一紙模糊的申報單,背后隱藏著價值千萬美元的電子產品在美國海關倉庫積壓的危機。中國亞馬遜賣家的熱銷主鏈接商品,也因美國海關的卡關而瞬間陷入困境。深圳的一位跨境電商賣家老板,緊盯著物流跟蹤系統,眉頭緊鎖,這已是今年第三票被扣貨物。18天的查驗期,意味著他們將與2025年Prime Day會員日完美擦肩而過,海外倉貨架也變得空空如也。
美國海關5月查扣的上億人民幣貨物中,“中國制造”因低申報、模糊品名、標簽造假等問題占了大半。隨著2025年海關新規接連出臺,傳統“踩線過關”的操作模式,正將貨柜無情地推向扣留的深淵。
二、清關扣柜的三大導火索
1.申報信息不實:扣柜的頭號“元兇”
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(CBP)的風險評估系統猶如一臺精密的探測器,對模糊品名、貨值矛盾等問題尤為敏感。一旦觸發警報,貨物將面臨不同程度的查驗,輕則進行Vacis Exam(1天掃描),重則遭遇MET查驗(7天起)。今年5月查獲的眾多商品中,“標簽造假與低申報”成為核心違規行為。一票申報為“塑料玩具”的貨物,實際卻是需FCC認證的產品,因無法提供認證,直接導致整柜滯銷,損失慘重。
2.反傾銷雷區:利潤的“吞噬者”
美國針對中國15類產品征收高額反傾銷稅,范圍涵蓋鋼釘、鋁型材、折疊禮品盒甚至圓珠筆等。有賣家出口碳合金鋼絲條,因未申報反傾銷稅號,除需補繳278%的附加稅外,還遭到10萬美元的罰款,利潤瞬間化為烏有。
3.2025年新規的連鎖沖擊
2025年1月實施的Section 321規定,如同一把高懸的利劍,讓賣家們膽戰心驚。該規定明確,同一收件人單日進口總值超800美元即需正式清關。某3C賣家因分4票發往亞馬遜ONT8倉庫(單票申報$790),被CBP系統識別合并計算后,強制扣柜補稅,清關延誤長達11天,損失難以估量。
三、零差錯申報:通關的“護身符”
面對重重困境,中國跨境電商賣家必須掌握零差錯申報的四大核心操作,為貨物通關保駕護航。
1.HS編碼精準定位:清關的“身份證”
HS編碼是清關的關鍵,如同人的身份證一樣不容出錯。各國前6位HS編碼統一,賣家需根據貨物的材質、用途鎖定10位完整稅號。例如,“不銹鋼拉制深水槽”應歸入7324.10.00,若誤報為7323類通用鋼鐵制品,將面臨反傾銷調查的嚴重后果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官網(usitc.gov)提供HTS編碼在線查詢服務,賣家輸入中國海關編碼前2位即可定位對應章節,為準確申報提供有力支持。
2.反傾銷清單規避策略:巧避“雷區”
出口熨衣架、蜂蜜等敏感品時,賣家可采取“稅號預審核”策略。向CBP提交產品成分表、加工流程圖,申請預裁定(Binding Ruling),提前了解貨物是否涉及反傾銷問題。同時,轉口貿易需謹慎操作,經越南中轉的鋁型材若原產地仍標中國,一旦被CBP溯源,將面臨沒收風險,得不償失。
3.認證文件動態管理:合規的“通行證”
FDA對食品接觸材料、FCC對無線設備實施強制認證,賣家必須確保認證文件齊全有效。某廚房刀具因手柄含硅膠部件,被要求補充FDA 21 CFR檢測報告,延誤清關14天。2025年6月,新增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納入歐盟EEL能效標簽法規,賣家需提前貼標,避免因認證問題導致貨物滯留。
4.BOND與ISF10 + 2的時效閉環:時間的“掌控者”
Annual BOND(年保)適用于高頻發貨的賣家,可降低單票成本;Single BOND(單票保)則適合試單的賣家,靈活性強。ISF10 + 2需在裝船前24小時申報,漏報買家稅號(Consignee Number)將被罰5000美元/次。賣家應與貨代確認工廠地址與裝箱地址一致性、6位HTS編碼對應稅率、收貨人IRS號碼等關鍵信息,確保申報準確無誤。
四、2025年新規下的生死時速
1. 800美元免稅規則暗藏合并計算陷阱
CBP系統已打通全港口數據,同一進口人(按EIN號識別)單日多票貨物將自動累加貨值。賣家可采取企業注冊多個子公司分別收貨、單日發往同一倉庫貨值控在$800內、超額批次主動申報Form 3461等解決方案,避免因貨值超標而被強制扣柜補稅。(美國政府于4月2日再次簽署行政令,明確自 2025年5月2日 起終止豁免,所有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、價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均需繳納關稅(稅率30%或每件25美元,6月1日后增至每件50美元))
2.亞馬遜入庫政策倒逼數據透明化
自2025年6月12日起,亞馬遜按承運商實測尺寸/重量調整運費。某家具賣家因申報外箱尺寸偏小20%,被追收運費差價逾$2000。賣家應在出貨前用Cubiscan設備自測體積重,確保申報數據準確無誤,避免不必要的損失。
3.爆倉港口需搶占預約窗口
當前,美西SCK8、GEU2,美中MDW2、FTW1,美東ABE8等倉庫持續爆倉,預約需提前2 - 3周。物流商需配置專職刷約團隊,及時搶占預約窗口,避免貨物到港后滯留產生高額柜租,影響貨物及時入庫和銷售。
五、貨柜被查后的應急策略
當收到CBP查驗通知(Notice of Examination)時,賣家應立即啟動三步驟:
1.調取原始申報文件:迅速準備好商業發票、裝箱單、BOND憑證電子版等原始申報文件,為查驗提供準確依據。
2.聯絡合規代理介入:針對FDA/EPA等部門查驗,需由持牌清關行提交產品技術文檔,確保查驗順利進行。
3.實時追蹤查驗等級:登錄CBP官網輸入提單號,實時了解查驗狀態。若狀態顯示“MET Exam Ordered”,需立即補料,加快查驗進度。某杭州服裝賣家遭遇布樣成分檢測,通過48小時內寄送實驗室樣本,將查驗期從14天壓縮至6天,有效減少了貨物滯留時間。
2025年,中國跨境電商賣家在通關道路上面臨著諸多挑戰,但只要掌握正確的通關策略,嚴格遵守海關規定,做好零差錯申報,積極應對新規變化,及時采取應急措施,就能在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中穩健前行,實現業務的持續增長和發展。
微信輕松掃一掃
在線咨詢 輕松下單